2009年对广东省惠州市来说,是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困难、任务最艰巨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惠州及时出台帮扶企业的意见,为企业减、免、缓各项费用7亿多元。据测算,去年惠州生产总值可达1410亿元,增长13.2%,高于全省9.5%的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73元,分别增长9.2%和14.3%。 建设惠州,就是要建成“惠民之州”。2009年,惠州坚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0%用于民生,市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新农村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群众在科学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加期待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更加希望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获得发挥才能的机会。顺应形势,惠州将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共建“惠民之州”的热情,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当前,惠州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排位前移,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但同时应该看到,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惠州要在富民强市中实现科学发展,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发展步伐必须更快,发展质量必须更高,发展模式必须更优,必须进一步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综观国内外发展大势,审视惠州发展进程,应清醒地看到,惠州的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 思想观念与新形势不适应。面对成绩,有时候只看到自己在发展、没看到人家也在发展,只看到自己有大项目、没看到人家也有大项目,忧患意识、进取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不强。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就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观念,要勇于“争”,努力争先进位、率先发展;要瞄准“高”,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实”,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把惠州的发展蓝图尽快转化为现实。 综合实力与新发展不适应。2009年,惠州人均GDP还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发展不够快、实力不够强仍然是惠州当前最主要的矛盾。要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唯有加快、加快、再加快。要清醒认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方位和水平,树立令人鼓舞的标杆,增强赶超先进的意识,激发科学发展的热情,凝心聚力,加快发展,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统筹发展与新任务不适应。当前,惠州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都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善于抓主要矛盾,勇于攻坚破难,努力在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上迈出新的步伐,确保经济总量与人民收入同步攀升,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城市与农村同步协调。 工作作风与新要求不适应。近年来,惠州广大干部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但是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在加快发展上步伐不够大,在改革创新上思路不够宽,在市场运作上办法不够多,在工作作风上还不够实。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在危机面前就难以化危为机,在机遇面前就会错失良机。 推进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做主 未来的3-5年,是惠州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争先进位为目标,以富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在更高标准上推进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做主,在更高标准上建设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富裕安康、处处和谐秀美的“惠民之州”。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先进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着力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能快则快”,把做大经济总量建立在速度、质量、效益的共同提高上,以转变发展方式的“快”,带动发展质量的“好”,支撑发展速度的“高”。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和新老差异,使惠民之州建设既惠及市民又惠及农民,既让富裕户认可又让贫困户认可,既让老市民感受到幸福又让“新市民”感受到温暖,努力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群众认可的惠民之州。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高远的目标追求。按照新定位,树立新标杆,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上年、快于全省总体水平、快于珠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实现人均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两个持续提升”,力争发展一年迈上新台阶、三年实现新跨越,努力建设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安定、城市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良、人民更加幸福的惠民之州。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率先践行绿色增长的理念,依靠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依靠加快新型城市化,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型经济、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树立“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视野,推进惠民之州建设。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事,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敢于先行、善于先试。要加大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推进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为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惠民之州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实惠的惠民措施。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绩,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畅通诉求,促进就业,完善保障,维护稳定,优化环境,让老百姓的口袋更鼓、生活环境更美、安全感更强、幸福感更高。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规范和保障群众民主权益,使群众成为惠民之州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以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要有更加有力的保障措施。强化选人用人保障,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让不干事的挪位置、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强化执政能力保障,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创新、为民谋利的能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强化科学考评保障,领导干部工作好不好,考评考核说了算,使每一项工作做到可衡量、可考核。强化党风廉政保障,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为在更高标准上建设惠民之州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责任编辑:朱士军) (责任编辑:朱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