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中国时事政经新闻资讯门户网

新华瞭望

  • 华夏文化促进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
  • 南昌医学院“基础医学前沿论坛”顺利举办
  • 宁夏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 江西南昌: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富民 林下经济的"南
  • E路达增程版领衔亮相成都车展,17.1万元起正式开
  • 雷振荣到庐山市蛟塘中学视察工作
  • 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召开秋季开学工作
  • 江西修水县与平江县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
当前位置: 主页 > 瞭望论坛 >

四大举措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时间:2023-07-17 17:05来源: 作者: 点击: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使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其中,坚持和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使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是动力源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有效途径。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能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体现在党的科学理论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上,体现在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上。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伟大工程”的推进浓缩了百年大党的历史,展现了我们党成长、成熟、成功的发展历程。党的全面领导赋予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行动价值。正是由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一方面要牢记“三个务必”,始终保持勇毅前行的奋斗姿态,这是对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组织发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条发展之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因此,只有人民这一主体力量,才能根本性地推动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要素全面转化,形成强大合力。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把“中国式现代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坚持人民至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和完善制度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依靠和团结全体人民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度。新时代十年,我们党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制度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人民至上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从追求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人民既是理论的应用者,也是实践的推动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民至上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不跑偏、不走样。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人民的理论,是持续增进人民福祉的科学理论,是指引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的保障作用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入拓展,全面依法治国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法治保驾护航。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期,需要我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去化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良性互动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基础。一方面要从坚持什么样的全面依法治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来谋划。比如,从“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立足良法善治等维度来谋划。另一方面要从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来找准着力点。比如,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理论指导,以“一规划两纲要”奠定“总体格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不断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发展新征程。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需要我们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法举措。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给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内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其解决关键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维护好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指标都与社会体系密切相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三是只有大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才能既充分发挥巨大规模人口的优势,又消除巨大规模人口带来的挑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广泛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继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建设,把依法治国各项要求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努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系;着力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强化社会治理价值引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活动和公民行为的引领和约束;完善治理平台建设,充分运用新兴技术,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与要素保障;提升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能力,大力推进法治、德治、自治、智治高度融合的社会治理格局。

  与此同时,还要通过提升治理水平、促进治理合作、运用网络技术等举措,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赋能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化方式。

  【本文系2023年广西马基地共建项目“四大举措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究成果总论】

  (作者何成学,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朱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