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中国时事政经新闻资讯门户网

新华瞭望

  • 《童戏社·脸谱戏三绝》亲子季
  • 汪洋:聚焦重点提高质量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 歌手柴静拜书画大师刘泽为师仪式在京举行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 AI决策引擎 蓦然认知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  新华网健康中国工作委与央视大国名片栏目合作
  •  凤凰公益慈善基金会成立仪式新闻发布会举行
  • 聚商圈携手民营企业共建共赢
当前位置: 主页 > 高端访谈 >

专访世博官方纪录片导演周亚平:世博是诗意存在

时间:2015-09-27 15:55来源: 作者: 点击:
专访世博官方纪录片导演周亚平:世博是诗意存在

《城市之光》导演 周亚平

  “上海,它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更是一个形容词”

  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而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最近将在上海和北京首映,并将于4月29日22点在央视电影频道首播。导演周亚平在首播之后做客新浪访谈,讲述了他对本片的理解,在周亚平心中“上海,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更是形容词”。

  主持人:祝贺《城市之光》摄制完成。据对影片先睹为快的观众讲,这部影片可称之为“时光中的舞蹈”,怎么理解?

  周亚平:谢谢。这个说法我听文汇报记者吴越说过,她是上海人,她说她观影时感动了。特别是上海烟火传承的日常生活所透露的特殊气质与情感,她为之感动。说“时光中的舞蹈”,我的理解一是影片本身取名“城市之光”;二是我在片头即点题“上海,在它时间的轨道上,自有它独特的、凝练的光芒……”;三是为调动观众的观影冲动,影片的结构比较跳跃,在叙事上未采取线性的叙述,它的构成是一个点状结构,以点带面,从个案出发,涉及“城市”、“生活”、“人”、“自然”、“梦想”等关键词。“时间”是整部影片的一条线、一条轨道。采用这样一个“散点式”结构,我们希望做到形散神不散,希望容量更大,希望对世博、对上海的表现更足、更完美。

  主持人:这部电影又被称之为世博“官方”电影,为什么叫官方电影呢?

  周亚平:我说过,电影就是电影,实际上是没有“官方”和“民间”之分的。我们这部影片,系上海世博局与中央新影联合出品,有一些“定制”的概念,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官方”电影。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我们参与拍摄的时间比较长、参与拍摄的内容比较多,信息量可能相对充分、相对权威。我们也希望如果只能有一家能够进入拍摄,就把这个“机会”留给我们。现在的《城市之光》是第一部,它记录并描写了人们对世博会的理解、期盼和筹备;《上海2010》将是第二部,它将记录世博会举办的全过程,记录并展现本届世博会展览和交流的盛况。

  主持人:为什么取名《城市之光》,历史上有一部影片也叫《城市之光》?

  周亚平:拍摄之初,我们为两部影片取了个总名,《上海2010》,分上、下两部。因为上部电影的内容,刚刚踏入2010,就截止了,所以改名《城市之光》。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以影片的立意很明确。历史上那部著名的影片距今约80年了。我们是一部当代纪录电影,那是一部剧情片。我们摄制组为了做《城市之光》,还把那部经典影片重新看了一下。我当时想,在我们影片结束前,将那部《城市之光》的开场部分剪入我们的影片。大致的创意是,一表现时光可以倒流,二表现城市延展梦想。一部盛世影像加入80年前的黑白语言,应当能够加强影片的对比和深度。后来,大家担心会产生谐谑的效果,就取消这个想法了。事实上,有人认为挺遗憾的,观众不要那么“敏感”就好了。

  主持人:纪录影片的开场和结尾很重要,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周亚平:影片从“时间之轴”开始导入。一开始便暗示了本片的主题。“世博会是一个体现新时代文明的PARTY,它让上海再度与世界相遇、拥抱。”记得与上海世博局确定联合摄制后,我和世博局的宣传部徐威部长一起看介绍世博的展览,在展览的留言簿上我当时写下了“世博会是当今人类文明的一个盛大PARTY”观展的感受。这个感受一直未变。世博会有159年的历史了,相对于它开始的初衷,今天毕竟有了不同。世博会“交易“的功能大大降低,“交流”的要求大大增加了。过去世界很大,距离很远,今天,世界很小,距离很近。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然而地球小了,人心远了,文化的交融显得更为迫切。PARTY是一个聚会,是一个“家”。这是我确定的一个影片的“眼”。到影片结束时,我们深化了这个主题,即“对于任何一个参与世博会的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近邻,也有他远方的朋友,然而,大家相约上海、相遇2010,在这里就形成了一个肤色各异,心灵相通的大家庭”。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身兼“诗人”和“导演”双重身份,读您的诗歌,感觉很新锐、很先锋,但做纪录片就相对温和、中正,您如何把握影片的立场和基调?

  周亚平:拍纪录影片与我写诗肯定不是一回事,一是集体劳动,一是个体劳动。但一个创作团队仍然要有情怀,要有梦想,要激越、要豪迈。世博会本身就是一个梦,一个通向未来的梦幻。这是它的本意。《城市之光》最后的成片是一部带有诗意的纪录电影,好看也好听。当然,最后的“文学化”、“摄影化”也不是我最初的本意,我一直希望影片有很好的人物、很好的故事,情节、细节都能表现得很好。在拍摄时,我和编导们策划、寻找了许多表现影片内容的方式和个案,也沿着故事的脉络走了很远,记录了不少与世博相关的人和事,但总体上看,人物的戏剧化叙事并不充分、饱满,这点除了与我们自身的创作有关以外,与人们对世博的理解、参与以及彼此间形成的关系有关。影片如果采取相对下层的叙事,肯定会给观影带来更多的思考。比如说,在影片中我们能否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是“城市让生活不美好”这样的悖论命题?这是个复杂问题。《城市之光》的容量也不允许,综合信息要放大,势必要放弃个案故事的充分表达。

  主持人:那么,您对城市本身有着怎样的理解?

  周亚平:城市是建筑、街区、商业、文化和人们生活的集聚,是悠久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的“集装箱”产品。50年前,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他的《城市发展史》中写道: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权力为文化,化朽物为艺术,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大意如此。他说这话时大概心目中还没有东方的城市、东方的上海。更没有想到中国上海今天正承办一个全球讨论“城市话题”的盛会。上海,可以说是当今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它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个动词,而且是一个形容词。我们的影片不是剧情片,剧情片习惯于用传奇重现外滩的英雄本色,用悲欢演绎屋檐下的儿女情长。我们则通过城市影像与人物造型,来表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当代精神,包括它的性格与风貌。我相信今天的上海,它已让世人刮目相看了,它以一个又一个神话突袭着世人的眼球。

  主持人:事实上,你们的影片走出了上海,这是影片最大的贡献,因为世博会是全世界的博览会,你们还拍摄了那些地方、那些人?

  周亚平:在国内,拍摄了包括北京、拉萨、苏州等地区,有中心城市,有民族城市,有古典城市。而在国外,则拍摄了德国汉堡、挪威奥斯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等不同类型的城市,每座城市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可以说,城市是真正的剧场和舞台,它不需要虚构世事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城市美好抑或不美好的认识与判断。纪录片不能没有“人”,纪录片最怕没有“人”,对人本的关注,也是我们的重要追求。在影片中,诸如上海的徐喜先父子、汪薇芸女士、德国的马可夫妇、塞风夫妇等,他们都构成了故事中生动的细节符号。他们融入在世博之中,已经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区别为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当然,由于篇幅的限制,故事没有充分展开。

  主持人:影片拍摄完成后,您有何感慨,对影片又有何期望?

  周亚平:城市,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欲望对象。上海,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它是一座典型的世界城市,它的任何变化,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平常人生的烟火传承,在新对旧的重新回眸中,上海仍然保持着原创与生动。“城市”与“世博”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我在片中说过,“上海,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精美的缩影,世博会则是人类文明呈现的一个精致的缩写”,但愿《城市之光》加上接下来正在拍摄的《上海2010》是“缩影”加“缩写”的“再浓缩”。希望如此,希望为将来留下历史的影像。(责任编辑:朱士军)

(责任编辑:朱 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