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少花钱,保健,好疗效,促长寿
陈金城从医五十年临床集锦 陈金城医师系归国菲籍华侨学子,解放后沐浴着新中国阳光成长。27岁时即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五年本科,在晋江地区第一医院临床内科工作。二年后随即响应伟人毛泽东号召,参加国家卫生部主办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高级研究班深造三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李德全部长颁发证书,作为该班积极分子,结业后任福建中医学院温病伤寒教研组讲师。停办期间,任晋江地区中医研究所,第一医院国专医院内科主任,一直扎根基层福州、泉州、厦门等地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他所遵从的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从医经历,无限感慨,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生前的一贯教导”激励他终生献给祖国中医药事业。半个世纪以来勤谨敬业、服务人民,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芗名录各种“名人录”。其诊疗专长兼及内科、妇幼、皮肤等科。近年来着力总结心血管疾病系列,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糖尿病、乙肝等症。探讨老年养生之道,他所遵从的“少花钱、保健康、好疗效、促长寿”的方针,尤受基层民众欢迎。 收在本书的论文录资料记录了陈金城半个世纪的业绩,也是他对祖国传统医药学事业的一份贡献。对于有志于医疗事业的后来者和兴趣探寻病理医道的大众都是有益的。 厦门大学教授 李如龙 2007年6月
自序——陈金城主任医生 我的童年:三十年代,我跟父母亲从菲律宾回祖国福建厦门求学,恰逢坑日战争锋火硝烟乱世中,父亲见机重返南洋谋生。1938年厦门沦陷前夕,我和母亲举家迁往闽南开发最早的郡县南安县官园村,也是南安县民族英雄的故乡,福建省著名侨乡,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目前祖籍南安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一百五十多万人,台湾同胞一百多万人。我童年的家祖祖辈辈出洋谋生的生意人,童年是日寇侵略进行血腥镇压,到处烧、杀,奸淫,惨无人道,残杀无辜,犯下滔天罪行的时期,交通断绝,侨汇中断,杳无音信,生活处于贫困交加的年代。恰是家乡 我们的童子军校服,是用自己母亲纺织的白土布,用山上的黄桅子或荔枝根染成的,女的穿裙子,男的长短裤,配上装。 班长陈金城(右一)、李素娟(右二)、李化龙(右三上,目前在仰光)、李秀珠(右四下)、白子才(班主任中上)、陈清芬(中下,北京大学校医室)、陈明德(左二上,已离休在漳州)、陈近来(左一上菲律宾)、苏玉湖(左一下,省冶金设计院党委书记)
我的中年:五十年代,五二年夏天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在附件漳州集训一月,学习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后, 就在这个年代,伟大领袖毛泽东发出号召,毛主席说的就腰办的,1958年他对卫生部党组 六十年代我的现在:西药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更好地利用它为广大工农兵服务,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和敬爱的周总理生前的一贯教导,我愿终身献给中医药推向世界作出贡献。1960年8月12受到西药学习中医班党支部大会表扬,记上光荣簿存入档案,事迹,奖状。从略。结业后留任福建中医学院温病伤寒教研组讲师。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退居晋江地区中医研究所,晋江专区第一医院,泉州市国专医院等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详见终身献身中医事业:见另页,从略。 1965年至1966年晋江地区仙游县18各公社流脑大流行,惠安,莆田乙型脑炎病人增多时期的临床抢救治疗工作中,使死亡率降到2.53%以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成绩。说明必须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大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工作责任心才能取得。详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论文报告,从略。 70年代,通过第一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程中,创办合作医疗,搞一针一草,自己和赤脚医生和卫生员,联合当地不对驻军卫生连一起上山采药,加工炮制成针剂,片剂,膏剂,合剂,粉剂等,大大丰富了对学习祖国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使自己无形中增长和精通了数以万计以上中草药植物品种的认识,性能和功效,对中草药运用现代运用现代化科学化分析进一步了解。举办南安县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赤脚医生培训班,创办南安医刊等。一架显微镜,解决三个常规。一台“B超”,解决腹腔疾患,一架心电图,解决心血管病诊断,把科普知识告诉群众,预防为主、搞好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及许多功能性疾病,用中医辩证,一针一草等中药,少花钱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一代为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主席的教导,实践三个代表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创造和谐社会,哪有比枪林弹雨年代残酷,当前,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看病难,就医盲目,看病贵,问题突出。医疗服务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利益集团,有药品生产商,药贩,药店,医院,医生等吗“百姓实在看不起病”正源于这条暴利锁链。我是个医生,共产党员,我要发扬过去年代优良传统,务实为人民服务,务实清廉精神,也希望离退休,少数拿国家津贴的医务人员,共同实践三个代表,以少花钱同样可以治疗许多疾病来为广大群众服务,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医疗事业!
陈金城,男,1930年生,菲律宾归侨学生。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世界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院自然医学科学院院士证号:SJK08154。国际科学研究院特聘终身“客座教授”,终身编号:DDH0323;聘书编号:GKY073。中共党员。1957年福建医科大学五年毕业工作后,响应伟人毛泽东号召,参加中央卫生部主办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高级研究班福建班三年。福建省卫生厅左英厅长任办主任,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李德全部长颁发证书。全国大约五百名西医学员通过全面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高级医师。是祖国医药事业及老前辈省市名老中医师学术的发掘、继承。整理积累经验的带头继承人。 1957年6月福建医学院晋江地区医院临床实习小组留影 60年代福建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组全体教师合影 195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37周年庆典,福建省第二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晋江地区各界代表合影留念(陈金城卫生界唯一代表)
90年代厦门市南普陀寺慈善义诊院和界象方仗法师合影纪念
光前医院(国专医院)早期内科成员:右前排起组长兼内科主任陈金城,成员:黄淑娥、陈素琴、余冰虹、陈泽西,左后排内科主
暴发型流脑治疗中激素对阿托品的敏化作用 厦门老科协 国光中学初五组 陈金城 ××年×月××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大流行时,曾抽样作脑脊髓液常规检查,皮肤瘀点细菌学检查及尸体解剖证实为流脑,甲组临时隔离病房,收容流脑病人1302例,其中暴发型218人,占16.7%,最小年龄老36岁,最大年龄58岁,男120人,女98人,按标准分类,计暴发型脑膜脑炎型160人,暴发型败血症38人,混合型20人,死亡33人 。在抗菌药物激素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以大剂量阿托品进行抢救治疗,最小阿托品用量12.5% ,最大阿托品用量达1588 ,乙组临时隔离病房,收容流脑病人101人,其中:暴发型16人,占21.64%。最幼者6个月,最大年龄13岁,男孩9人,女孩7人,按标准分类,计有暴发型脑膜脑炎型4人,暴发型败血症7人,混合型5人,死亡3人。在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以适当剂量阿托品治疗,而利用激素对阿托品的敏化作用大大减少阿托品的用量,所有患者进院时,面色均呈死灰,眼底动脉明显痉挛,除依法作各种治疗外,给阿托品注射,面色转红,眼底动脉扩张,病情迅速好转。如文献上报告一样,但却有些患者,经阿托品注射已达相当大的剂量、其面色仍然死灰,眼底动脉仍然痉挛,病情依然严重,我们使用痉化考的松,将予给剂量的一半作静推注。另一半剂量作静脉滴注,每当于推注或滴注后不久,患者的面色既明显转红,眼底动脉明显扩张,病情随着迅速好转。 发现这个规律后,我们在对这类病人治疗中,凡使用数剂(4~8剂)阿托品后,面色不见转红者,均依上法应用激素,均能明显收效,大大减少对阿托品的用量。以后更发现有些患者,按上法治疗面色一度转红,但维持时间不久,又复转灰;再使用阿托品亦无效,再用激素,面色可又一度转红,吸取了这经验,我们反复大量应用激素,最后眼底动脉扩张,面色转红不褪,病情既化险为夷,兹选儿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例1: 患儿、女、6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1小时,抽搐一次入院,体检:神志尚清,面色苍白,颈部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阳性,全身皮肤散在性瘀斑,右眼结膜下出血点,血压99/40。眼底动脉痉挛、动、静脉呈1:3比例。入院后迅速转入昏迷,有时呼吸节律不齐,口唇发绀。立即以阿托品静脉推注,当用量高到3㎎公斤/次,注射6次后,患儿角膜反射敏感,眼球开始转动,偶发惊跳,继之有轻度躁动、四肢肢端转暖,眼底血管痉挛解除,4小时内计用阿托品626毫克,但此时面部及口唇仍然苍白,给予停用阿托品,观察4小时后,面部开始出现潮红,住院7天,痊愈出院。 例2: 患儿、男,11岁,因畏冷、发热、颈痛、呕吐、嗜 睡8小时入院,体检:意识尚清,颈部抵抗,克氏征±、面色灰白,四肢厥冷,血压90/60、眼底动脉痉挛,静脉扩张迁曲,左眼视乳头颞侧模糊。入院后神志入昏迷,先后抽搐两次,阿托品用量0.3毫克/公斤/次,逐渐增大至5毫克/公斤/次,面色转红后,每小时以2~3毫克/公斤/次维持,但在维持用药10小时过程中,先后两次面色再转入灰白,口唇轻度发绀,当时皆以5毫克/公斤/次的突击剂,使面色再转红,控制至病情稳定,眼底血管痉挛解除。17小时内计用阿托品1588毫克,住院7天,痊愈出院。 例3: 患儿,女,10岁。因一天前左侧上臂及大腿疼痛,二小时前突然畏冷、发热、呕吐二次,昏迷入院,检查:体温 例4: 患儿、男、13个月,因发热、呕吐及抽筋12小时入院,检查:体温 讨论 血管扩张的应用,创造了我国抢救暴发型流脑自己的经验,在世界医学上独树一格。患者面色由死灰转红,及眼底动脉痉挛的解除与否,是关系到治疗成败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有深刻的体会,阿托品的用量,似乎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其标准目前尚不统一,凡有阿托品应用指征者,应该坚持及反复应用,但应根据患者对阿托品的反应情况,随时调整用量,甚至可给特大突击量,如例1、2,不应轻易放弃治疗,是关系治疗成败的关键。但尽管国内所有报告,均认为大剂量的应用阿托品,不是无害,但它毕竟是剧毒药,能够少用者绝不多用,先大剂量每隔10分钟的连续注射,对病人的经济负担是很可观的。 为什么对阿托品反应有不同的表现?说明机体受内毒素作用的轻重,重的病人对阿托品失去敏感,以至注射了多量、甚至是致死量的几十倍或几百倍都不反应,如例3、4。激素读致死量的内毒素,有突出的作用,一般可保护机体,使能耐受500倍致死量,机体因激素的保护、缓冲应激时所遭受的影响,维持机体稳定壮态后,对阿托品的敏感即能提高,因此激素有敏化阿托品作用,相对可以大大减少阿托品的用量。 使用了一定剂量的阿托品及激素,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予后的好坏。我们将使用了一定剂量阿托品后,面色转红,眼底动脉扩张者列为轻型;使用了一定剂量阿托品后,面色仍然死灰,眼底动脉仍然痉挛,依上法加用激素后,面色转红又不消褪,眼底动脉扩张者列为中型;这二型的予后均良好;如果使用了激素、面色不红或一度转红又很快消褪,再用阿托品又无效者为重型,予后较差。 严重型者,我们理解为机体受内毒素作用特别严重的表现,使用了一定剂量阿托品后,又加用激素,可以使面色一度转红,说明阿托品是能起作用的,也说明不是剂量的不足。同样,激素对阿托品的敏化作用亦是肯定的:MELBY氏曾观察到由于感染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及接受致死量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狗,其血浆内氢化考的松浓度大大高于正常。(按正常的血浆内氢化考的松的浓度,一般在7~22u%平均13 u%。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浓度在40~70 u%平均60 u%),由此可见,严重感染时,机体激素无降低,因此治疗不能认为是单纯的补充或代替作用,而是利用其缓冲机体在应激时所遭受的影响,使机体维持其稳定状态,固应使其剂量能达到“药理”作用,有时必须给予大剂量,才能挽救某些紧急情况。
为构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厦门老科协 陈金城 我是菲律宾归侨,从小深受父母亲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1957年福建医大五年毕业。工作后,响应伟大领袖毛泽东号召: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创造我国的新医学、新药学,更好地利用它为广大工农兵服务。我参加中央卫生部主办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高级研究班福建班三年。卫生厅左英厅长任班主任,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李德全部长颁发证书。全国大约两千名(实际500名左右吧,目前剩下100人左右),西医学员通过全面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 1965~1966年晋江地区××县18个公社流脑大流行,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光辉指引下,大批省、地、市医务人员奔赴前沿开展流脑防治工作。我带领一、二医院医疗队分赴十分重点疫区设立临时隔离病房,利用卫生院影剧院建立病床收容病人,我们是带着毛主席著作下去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和有关教导,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力,鼓舞着全体同志,以“愚公移山的坚强毅力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以张思德同志那样崇高精神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爱护,工作虽然紧张,但心情非常愉快,轮到抢救暴发型流脑病人,不分昼夜,24小时组织人员守护,分秒必争,投入抢救,病人多的时候,全体出动,以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坚持抢救危重病人,直至病情隐定后,才安排部分人员适当休息。 此次流脑疫情迅猛,流行面广,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着毛泽东著作,怀着强烈的农民兄弟阶级感情,到农村防病治病的最前沿去,直接与病魔开展博斗。千方百计抢救病人,使不少危重患儿从死亡线上夺回生命。前后共收住1302例,其中暴发型218例,占16.73%,治愈1269例,治愈占97.47%,死亡34例,占死亡2.53%(当时年代死亡率都在10%左右吧)。并总结出《1302例流脑临床报告》,《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暴发型流脑临床分析》,《暴发型流脑治疗中激素对阿托品的敏化作用》等论文。如今被选登刊入《世界名人录·杰出华人卷》、《世界优秀学术论(成果)文献》国际金奖,《华夏精英》金奖……由于观察病例尚少,体会肤浅,但牢记毛泽东教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通过实践与认识,今后一定能对阿托品的治疗应用规律掌握得更加完善。 1965年毛泽东2.26指示精神,改革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肯定了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我满怀豪情自觉地要求到农村去,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好机会,学习贫下中农的好思想,好作风,好榜样,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大熔炉。1970年春天,我正式离开了泉州市医院,背起铺盖来到农村蓉中大队,合作医疗点,与赤脚医生同居、同吃、同劳动、同学习,一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边带教赤脚医生。刚到农村时立即被贫下中农热爱党、热爱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冲天干劲,而忘我劳动的崇品质所感动。合作医疗点有二个赤脚医生,一个兽医,一个救生员,各生产队有一名卫生员,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以白求恩精神为榜样,不求名,不求利,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办好合作医疗,搞一针一草,群防群治,减少疾病,让贫下中农看得起病,减少经济负担,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支部李书记说:“看中医,吃中药,是节约经费,解决农民看不起病,解除病痛的好办法,我们贫下中农是欢迎的”。他代表着广大贫下中农的心声,因为没有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就不能很好为贫下中农服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己动手,采集野生药材,采集民间验方、秘方,办起中草药铺,小型加工制药室,加工炮制中草药,我们还经常至邻近社队合作医疗点向赤脚医生学习,向附近驻军515、518卫生连医务人员请教,合作加工了许多针剂、水剂、膏剂、合剂、粉剂,大大丰富了对学习祖国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使自己无形中增长和精通了数以百计的中草药植物品种的认识,性能和功效。对中草药的应用现代化科学化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大方便群众服药治疗疾病,深受贫下中农欢迎。几年来共同制造了许多中西药,坚持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我们还成立了大队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小组,上有大队党支部重视,有县、地、市防设站,公社卫生院的支持,有赤脚医生、卫生员,人多好办事,主要是把工作深入持久地搞下去形成制度,通过这样做,村里的蚊蝇密度降低了,疾病也大大减少了,使我更深深体会到要在农村办合作医疗,巩固合作医疗,减少贫下中农经济负担,减少疾病,提高社员群众健康水平,必须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除害灭病,大搞“两营”,“五改”,与旧风俗、旧习惯、旧传统决裂,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还举办南安县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赤脚医生培训班,创办南安医刊等, 一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主席的教导,实践三个代表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非常突出,我是个医生党员,我要发扬过去优良传统,务实为人民服务,务实清廉精神,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少花钱,好疗效,医疾病,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开展临床、教学、科研,致力于祖国中医药事业,为把它推向世界多作贡献。这次全国第二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授予“2006年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锋人物称号”荣誉称号。不仅是小康建设的先行者,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忠实实践者,感到很荣幸,也很高兴!我将以此为动力,为建设先进的合作医疗,为建设先进的中国卫生事业多作贡献,为世界和谐多做贡献。 名人格言 陈金城 男,1930年生,菲律宾归侨学生。中西医结合主 格言: « 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少花钱、好疗效,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外为中用,中西医结合开展临床、教学、科研,把祖国中医药学事业推向世界之林。 « 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少花钱,好疗效为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开展临床教学、科研,致力于祖国中医药学事业,为把它推向世界多作贡献。 «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加以整理提高,把它推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多作贡献。 «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少花钱,保健康,好疗效,促长寿,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促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 « 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其中之奥妙,但人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注意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就能益寿延年。 «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将成就的智慧奉献社会才是有价值的。 « 健康是人生万事之本,人生美满的基石,事业的根基,家庭的支柱,人生幸福美满的源泉,是人生的财富。 «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勤劳益长寿,体脑并用延年益寿。 « 白衣战士,要有精益求精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才能解除患者的疾苦。 « 中西医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发挥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功能,减少医技化验检查费用,少花钱,医疾病,为广大患者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