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韩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说:“‘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绿色发展,下一步我国城市能不能成为绿色生态城市,无论对新建城市还是既有城市改造而言,都会影响着国家绿色化的进程,也会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
业内专家认为,发展绿色低碳的生态型城市将是“十三五”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必须从规划抓起,系统布局城市未来发展,并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日前举行的中德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德国能源署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两国共建中德生态城市示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说,我国和德国能源署的合作已近20年。从上世纪90年代在节能理念和单项技术方面的合作,到本世纪初以“被动房”为代表的成套低碳节能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再到今天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合作,双方合作不断深入,伴随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前景更加广阔。 目前,中国城市数量已达650多个,城镇化率也达到55%,意味着每年约一千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如何吸纳大量新增城市人口、如何克服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如何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仇保兴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至少50%的物质气体是城市产生的,75%的能源是城市消耗的,同时城市排放了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其他废气,包括水的污染。 仇保兴同时表示,德国在低碳技术以及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技术雄厚,同时法规比较健全。在双方合作中,我国可以直接利用德国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打造绿色城市,德国复兴银行也将提供一些贷款支持,两国合作有坚实的技术和资金基础。 来华出席论坛的德国能源署执行总裁克里斯提娜·哈弗康普说,目前城市人口已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将有70%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的绿色发展对全球减排至关重要。 哈弗康普说,目前德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5%,从德国推进绿色城市的经验看,最重要的一点要从城市规划抓起,对发展绿色城市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并在方方面面部署重点工程。 她建议,中国还需要发展合适的节能技术并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运用能源提供、再生能源使用、楼宇技术、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废水处理和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要加大先期投入。 此外,哈弗康普强调,发展绿色城市必须鼓励市民的广泛参与。“有了市民的介入,所有方面环保的任务会变得更加简单,市民必须要被纳入到城市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中。” (责任编辑: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