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

主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赋能三产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科技赋能三产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行唐精妙家庭农场调研记实

近日,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兼副秘书长张习术、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人才振兴专委会执行主任宁晓伟一行莅临行唐县精妙家庭农场调研指导,农场负责人赵普详细介绍了项目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该农业园区依托1088亩优质耕地资源,以“科技兴农、生态循环、三产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绘就现代农业新画卷

农场引进山东优质桃树品种,建成450亩标准化桃园,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亩产5000斤,年产值达675万元。通过物联网监控技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气象数据,节水30%,管理成本降低15%。生态养殖区占地100亩,采用自动化饲喂系统和粪污处理设施,年出栏肉牛500头、肉羊2000只,养殖粪污100%转化为有机肥,替代化肥40%,构建“种养循环零化肥”低碳模式。

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在夯实种植与养殖基础的同时,农场计划纵深推进产业链延伸:

1、深加工提效:投资建设桃汁、果脯生产线及红薯淀粉、薯干加工车间,鲜桃附加值提升30%,红薯亩均利润从300元增至800元;

2、农旅深度融合:依托水库生态资源打造“桃园民宿集群”,推出桃花节、红薯丰收节等特色活动,配套研学基地与观光步道,年接待游客目标5万人次;

3、品牌化运营:注册“行唐蜜桃”“红薯公社”地理标志商标,布局京津冀商超与电商平台,借助“扫码溯源”技术提升产品公信力。

联农带农,共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目前农场已完成一期投资1000万元,建成水利设施、智能监控系统及450亩高标准桃园。二期深加工与农旅板块亟需资金7080万元,主要用于红薯储存窖建设、水利设施升级及道路硬化。项目累计带动周边200户农户参与产业链分工,户均年增收4万元,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个。通过订单农业、技术托管等方式,助力农户从传统耕作向“农业工人+服务从业者”转型,成为县域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座谈会上,张习术书记对该农业产业园今后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到我会员单位,如:千喜鹤集团、同福集团、邯郸禾下土、沧州国欣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二是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农科院等部门,结合行唐县域整体发展规划,做好园区定位;三是延伸产业链,做好农产品初加工等工作,为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发起的《河北省城乡互联运营综合体》项目添砖加瓦;四是整合我会1300家会员单位、各地市代表机构及26家分支机构等多方资源,在寻求合作伙伴、资金筹措、产销对接等方面助力园区发展。

行唐县精妙家庭农场以科技为翼,以生态为基,以融合为径,正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行唐答卷”。未来,农场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而砥砺前行!(通讯员 欧阳静怡)


(责任编辑: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