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

主页 > 新闻资讯 >

梦想教室承非遗,生肖虎娃跃新章

4 月 2 日下午,南昌市抚生路学校 "梦想守候室" 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在党员教师的指导下,20 余名学生正用五彩面团塑造威风凛凛的生肖虎。作为 "非遗系列" 课后服务课程的最新实践,这场别开生面的面塑课让传统技艺在春日校园焕发新生。

课堂伊始,党员教师张老师展示着正在做的面塑作品:橙黑相间的虎纹在阳光下发亮,额间 "王" 字威严十足,蓬松的虎尾仿佛正在摆动。"面塑讲究‘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咱们先从虎头开始。" 经过民间艺人系统培训的党员教师们,将非遗技艺转化为趣味教学。

学生们屏气凝神地搓揉面团,先用黑色面泥勾勒虎纹,再用黄色面团捏出饱满的虎头。五年级学生专注地用竹刀雕刻虎须:"我要给老虎加个蝴蝶结,这样既威风又可爱!" 在老师指导下,一只只虎头虎脑的虎娃逐渐成型,头顶王字,十分生动。

"梦想守候室" 的非遗课程采用 "双师模式",民间艺人定期到校指导党员教师,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这种 "传承火种" 模式已培养出 20 余名掌握基础面塑技艺的党员教师,累计开展课程2节。

如今,"梦想守候室" 的展柜里已陈列着生肖牛、虎娃等 10余件学生作品。这些充满童趣的面塑不仅是课堂成果,更是非遗传承的希望。正如六年级学生所说:"捏面人就像在和古人对话,我要把这项技艺教给弟弟妹妹!"

随着课后服务铃声响起,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将虎娃作品装入展示盒。夕阳余晖中,这些橙黑相间的面塑作品仿佛在跃动,预示着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