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树一帜的“宁波模式”深入县域办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备受媒体瞩目,更荣登教育部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榜单,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典范。 “宁波模式”的核心在于其深度实现了校地融合与协同创新。县域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其繁荣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县域产业,通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联结,将职业教育的根基深深扎入地方经济的沃土,真正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校秉持“三融”理念,即融入当地产业、融合岗位标准、融合职场环境,同时实施“三创”举措,包括创新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文化生态,以此取得了“三促”的显著成效:专业结构与县域产业结构精准匹配,专业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县域企业就业吸引力和学生本地就业意愿双提升。 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征途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市宁海县、慈溪市政府部门携手同行,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实践精神。学校打破传统办学框架,深入县域办学,精准对接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海曙校区”为本部,“宁海、慈溪校区”为两翼,“微学院建设”为多点的“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将产教融合的触角延伸到了行业前沿。地方政府也持开放合作态度,宁海县、慈溪市不仅投入巨资用于特色学院建设,两地有关部门还主动搭建平台、引入资源,协调解决办学过程中的难题,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近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果,两大特色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超80%的骄人业绩,其中不乏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获得者、浙江工匠、宁波市高级人才等杰出代表;近三年来,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为企业提供了477项技术服务,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并授权发明专利59项,实现师生专利成果转化30项,培训在岗员工31768人次,完成技能鉴定2373人次,这些成绩充分证明了“宁波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推广性。此外,学校还引进“模具院士工作站”,建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平台,助力县域龙头企业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了从近亿元产值到近十亿元产值的飞跃式增长。 在慈溪这片智能家电产业蓬勃、数字经济活跃的热土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应用电子技术(智能家电)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优质资源,与慈溪市共建了慈溪学院。该学院正致力于打造成为人才的高地、技术创新的高地、人力资源供给的高地。从牵头成立全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到承办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年度大会;从引进协会、学会资源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到参与地方数字人才培养计划加快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慈溪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紧密围绕地方产业需求,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慈溪学院与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同校区办学,并瞄准慈溪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区域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长学制办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一体化校园管理、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标准以及一体化的评价体系等举措的推进,使得本地招生、本地培养、本地就业成为现实。对慈溪学生而言,“进南门(指行知职高)时是初中毕业生,出北门(指慈溪学院)时成大学生”的梦想已然成真,这不仅是对当地群众在家门口接受优质高职教育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为“县级市企业用工难、留人更难”问题提供的有效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县域办学的“宁波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在产业发达、人口集聚的县域开办校区(特色学院)提供了样板和示范,更凸显了职业教育对产业的贡献和支持作用。同时,“宁波模式”也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思路和案例范本。 我们期待深入县域办学的“宁波模式”能够持续深化和发展,释放更大的人才红利;也期待更多高职院校能够借鉴此模式,结合自身特色与地方需求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对接产业、融入地方、服务发展的办学之路;同时希望政府与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与关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发展。让“宁波模式”的光芒照亮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前行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记者:洪斌) (责任编辑: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