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中国时事政经新闻资讯门户网

新华瞭望

  • 华夏文化促进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
  • 南昌医学院“基础医学前沿论坛”顺利举办
  • 宁夏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 江西南昌: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富民 林下经济的"南
  • E路达增程版领衔亮相成都车展,17.1万元起正式开
  • 雷振荣到庐山市蛟塘中学视察工作
  • 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召开秋季开学工作
  • 江西修水县与平江县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渝水区探索"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

时间:2024-12-05 14:55来源:本网讯 作者:潘亮亮 傅高傅 点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前不久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到“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为重点,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探索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前不久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到“以‘一老一小’人群需求为重点,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江西省渝水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在老年人群体数量占比高、人口居住集中密度大等区域试点建设“钢城红·睦邻中心”,构建15分钟生活圈,相关做法已被新华社、中国社区报、江西日报、江西省主题教育官网等刊登报道。

具体背景

聚焦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着力破题。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余因钢设市,渝水与市同城,城区常住人口52.55万人,城市化率达78.4%。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居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一老一小”。为此,渝水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民为本、功能多元、因地制宜、社会运营”原则,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在老年人群体数量占比高、人口居住集中密度大等区域选定龙泉湾社区、新苑社区、电工厂社区、路东社区、双凤楼社区、龙州社区试点建设“钢城红·睦邻中心”,覆盖居民约20万人,日均吸引居民达6万人次以上,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和认可。

聚焦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破题。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当前,社区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治理单元, 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事务,进一步挤压了开展自治和服务的空间;特别是在应对居民群众矛盾纠纷等方面,社区党组织普遍面临服务对象庞大、人员力量不专业、提前介入不及时等困境。渝水借鉴上海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创新推出“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好小区居民,特别是“一老一小”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盘活社区内的多方资源,努力夯实“基层之治” 。

聚焦发挥好广大群众主体作用着力破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和群众诉求复杂多样背景下,单纯依靠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打破现状、调动各方、平衡博弈,渝水充分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调动各方力量主动性,紧紧依靠勤劳之手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发展活力。

具体做法

强基础、固根本,夯实社区建设主阵地。“钢城红·睦邻中心”不只是一个场所的概念,更是回应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渝水品牌”。添功能。落实“1+5+N”模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1”个核心,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延伸老年服务、儿童活动、卫生医疗、文化娱乐、便民服务“5”项主体功能,再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拓展就业培训等多元服务。如“钢城红·睦邻中心”卫生服务站联合渝水医院、新钢医院等举办义诊82次、健康体检27次,服务居民16474人次。续运营。探索“公益+抵偿”的方式,为“钢城红·睦邻中心”发展引入合伙人;合伙人在社区开办低价的写字班、青年夜校等,部分收益反哺社区用于推行公益服务。实行“政策+联营”,社区出场地给第三方开设邻里食堂,区民政局对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就餐补贴;“钢城红·睦邻中心”食堂每月接待居民9万人次,享受相关补贴110万元。扩场地。通过租赁、改造等方式持续扩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为引进第三方机构提供良好环境。截至目前,“钢城红·睦邻中心”综合服务设施总面积24470平米,超出相关要求的3.73倍;累计改造场地16650平米,改造花费1000余万元;租赁场地1905平米,年租金36.08万元。

建平台、倡议事,打开社区自治新格局。渝水区依托“钢城红·睦邻中心”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从“提要求”到“做主人”的转变。围绕“谁来议”。不断扩大议事主体,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共同讨论事务,吸纳社工师、三官一律等参与协商;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议题,邀请建造师、心理咨询师等加入议事,切实打破“党员干部干、居民旁边看”的困局。着眼“在哪议”。积极打造议事阵地,除依托中心内现有的社工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外,新苑社区搭建的议事亭、龙州社区规划的城市会客厅为议事协商提供专门的场所,构建“两委”与居民的“连心桥”。聚焦“如何议”。主动建立议事制度,下发实施方案,规范协商的内容、程序,指导社区系统性开展议事协商,塑造了“泉”心全“议”“邻心荟”等4个议事协商品牌;睦邻中心累计开展议事协商677次,解决问题568个。

转理念、优服务,打造社区发展新引擎。“钢城红·睦邻中心”是居民意见的“收集站”,群众困难的“门诊室”,社区发展的“孵化站”,渝水区以“钢城红·睦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增强社区高品质服务供给水平。倡导市场化服务。坚持市场化运行理念,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撬动市场主体入驻,累计引入市场主体79家。如咕鸽运动在“钢城红·睦邻中心”开设24小时健身房,每月吸引居民35000余人次;著名早教机构红黄蓝入驻龙泉湾为居民提供高品质托育服务,托育费用低于市场行情30%,已有352名孩子报名。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赣鄱邻里”“一网通办”等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钢城红·睦邻中心”抱石书屋通过信息化系统与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每日接待居民3000多余人次,实现以信息化赋能基层治理。发展社会化服务。整合区直部门、街道办、社区干部和社会组织、公益达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中心建设和管理;共引入社会组织70家,累计开展志愿者服务344次,吸引1万余名志愿者参加。

实践成效

城市基层党组织更有形象。渝水区通过召开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会、“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等工作推进会10次,统筹全区力量推动解决网格化管理、社区分设、力量下沉等城市基层党建堵点问题12个,并注重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纳入重点调研课题,破解了许多困扰基层和群众的难题。今年以来,渝水区探索“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已纳入江西省全省基层改革探索项目,并在新余市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有效提升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形象。

城市居民生活更有品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业服务纠纷、城区停车难等矛盾突出,居民生活更加注重安全、健康和品质,通过“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发挥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导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下沉服务。如依托“渝心为民365”智慧平台,整合“一网通办”等信息化资源,并在中心配备政务服务一体机等设备,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便民服务。目前,依托依托“渝心为民365”智慧平台,全已开展议事协商2500余次,推动解决了小区停车棚改造、充电桩加装等500件民生实事,化解群众微小事2万余件,居民物业矛盾纠纷投诉率同比下降20%。

城市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疏离状态,党在新时期面临新挑战。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推行“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渝水区让党员在街道办、在社区中、在邻居旁,在物业管理等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一线,亮明身份、以身示范、服务群众,使党员的身影时时可见,先锋的事迹处处可现,无形中拉近了党群距离,增加了居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亲近感、信任感。

实践启示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加强基层党建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重要内容。“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引领带动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组织发动广大志愿者,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渝水区实践表明,“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是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赋予了城市基层党建思想和“灵魂”,让党的旗帜更加高高“飘起来”、党的声音更加清晰“响起来”、党的色彩更加鲜明“亮起来”,让城市基层党建更有思想、更有温度、更有色彩。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突出了基层党建工作政治性。渝水区“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通过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全面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不仅在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身上打牢鲜明的红色印记,而且把物业管理服务人员也培养成党的工作力量,打通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渝水区实践表明,“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引导基层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进而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统筹协调功能,这是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举措。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力。“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把各方面资源统筹整合起来,让基层治理不再由党组织唱“独角戏”,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使之成为各方力量“大合唱”,让党组织的“一人划船”转变为汇聚多方力量、凝结多方智慧的“众人划桨”,在“落地生根”的过程更加接地气、汇民力、聚民心,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为改革发展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渝水区的实践表明,通过“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将各种力量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凸显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探索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系统化。“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涵盖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各个方面、主题鲜明、相得益彰,把基层党建的每个要素、环节、项目、体系、功能等抓实抓好、不留空白,好比一条“串起珍珠的项链”,让基层党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这项系统性的党建工程,凸显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渝水区实践表明,“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强化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以“小齿轮”的“微动力”,提高“大引擎”的“总功率”,整体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形成可复制的经验,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

“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基层党建效果要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来检阅和评判。“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让基层党组织有更多平台、更多资源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工作,把群众想干的事,变为党组织要干的事;把党组织在干的事,变成群众积极支持、参与的事;把党组织干成的事,变成惠及人民群众的事,实实在在促进了地区发展面貌的变化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进而赢得了群众口碑。“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激活基层党建的“金钥匙”,起到了“落一子而活全局”的良好效果。如今在渝水,只要是“钢城红·睦邻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模式活动,总是能赢得党员的积极参与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成为渝水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潘亮亮  傅高傅)


(责任编辑:朱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