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中国时事政经新闻资讯门户网

新华瞭望

  • 宁夏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 江西南昌: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富民 林下经济的"南
  • E路达增程版领衔亮相成都车展,17.1万元起正式开
  • 雷振荣到庐山市蛟塘中学视察工作
  • 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召开秋季开学工作
  • 江西修水县与平江县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
  • 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会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河北省教育厅集体学习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探析思考

时间:2023-09-12 13:57来源:本网讯 作者: 点击:
摘要: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之路,更是对文化强国创造力和发展前景始终坚信并执着追求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之路,更是对文化强国创造力和发展前景始终坚信并执着追求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应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文化历史发展主动,坚持文化守正创新,侧重从“人”与“文”耦合、“传承”与“发展”平衡、“经济”与“生态”兼顾、“共享”与“共建”联结等方面深入探析思考,有助于把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实践路径,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和乡村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自信,必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文化根基。

二十大报告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广大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旨在进一步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豪感,实现国泰民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通过对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分析,提出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理路,这对我们进一步思考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实践上,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平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理论上,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析思考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

一、“人”与“文”的耦合:从文化精神到乡村文明

内在原因:乡村文化根植于乡土文化形态,伴随着历史变迁逐步演化为乡村文明,乡村文明统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前,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矛盾现状,乡村文化亟待对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做出回应,同时受多元化文化浸染冲击导致文化价值体系重塑、城乡人口流动导致文化秩序重建、文化传播媒介现代化导致文化传播载体及路径多样化等因素影响,乡村文化自信重塑亟待与时俱进推动“人”与“文”耦合,从而实现从文化精神到乡村文明发展目标。

对策及建议: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筑牢乡村文化振兴思想根基并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乡村文化聚合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并增强文化自信;充实丰富多元化文化内容并取其精髓,完善新时代乡村文化文明体系建设;深刻领悟乡村文明价值追求及其内涵,不断健全其规章制度等长效机制;发挥文化自信塑形铸魂作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自信同频共振。

(一)筑牢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文化精神既要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又要能够支撑乡村文明建设,其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筑牢思想根基。乡村文化蕴含丰富的文化精神,涵盖乡村历史、人文情怀等内容,既要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核,同时也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通过推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目标,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指引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探索并健全文旅产等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践路径及长效机制,潜移默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乡村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发挥乡村文化的“粘合剂”作用,稳固乡村文化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将分散于农村各区域人们联结起来,促进乡村社会和谐,通过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人们联系起来,将多元主体汇聚于一处,共同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一是倡导群众团结在一起和谐共生,活用村规民约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社会稳定。二是引导群众在共同生活环境中相互学习借鉴,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兼容差异化地域文化,促进文化交融,凝聚乡村文化共识。三是搭建不同群体间乡村文化交流互动平台,制度化推进民间文俗与传统文化交融,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三)海纳百川吸收多元化文化精髓,不断完善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体系。一是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科学培育不断健全以农耕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务实等时代底蕴。二是深入拓展新时代中国正能量精神文化内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整合优势资源加大非遗文化传承,积极申报更多的世界非遗文化遗产中国品牌,同时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式坚决摒弃不良洋节,争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者,为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文明保障。三是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并丰富发展乡村文明,逐步形成独居特色的乡村文化。

(四)深刻领悟乡村文明的价值追求及其内涵,不断健全其配套规章制度等长效机制。一是物质层面,乡村文明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在农耕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是农业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中国古代农民在长期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这种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明。因此,乡村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与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的融合产物,是一个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精神属性的综合概念。二是精神层面,乡村文明作为一种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属性,也具有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属性。法律体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并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稳定、有序的制度体系。因此,不仅是在传统农业时期,更是在今天乡村振兴背景之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继续延续乡村文明在农民生存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到乡村文明由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制度向现代农业社会的制度转变;三是制度层面,乡村文明作为一种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属性,也具有制度层面上的文化属性。在农耕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古代农民在长期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适应于农业社会的法律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唐律》为代表的封建王朝的法律体系。这些法律体系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并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稳定、有序的制度体系。因此,乡村文明既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农民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一种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制度形态。

(五)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自信同频共振。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对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历史时代催生乡村振兴始终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故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自信顶层设计是高度契合的。二是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根本问题的“压舱石”,通过采取统筹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完善乡村文化规章制度等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乡村振兴始终。三是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激活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构建五级党组织齐抓共管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充分调动以农民为核心、社会各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二、“传承”与“发展”的平衡:从传统到现代的乡村文化复兴

内在原因:当代文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契机。现实中的乡村文化扎根于乡土社会,但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吸收着现代文化的养分,乡村文化传承了部分传统文化精髓,但受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不配套、乡村科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乡贤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带动作用不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深入传承弘扬、农村乡土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等因素制约,乡村文化自信重塑亟待与时俱进解决“传承”与“发展”平衡问题,从而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乡村文化复兴发展目标。

对策及建议:加大乡村文化阵地配套建设,完善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乡村科技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发挥乡贤乡村治理带动作用,引导乡贤发挥乡村自治主体作用,激发乡贤在乡村德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完善发展乡村法治;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乡土属性社会功能,不断丰富完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表达形式;深入开展农村乡土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乡村主战场作用,不断促进乡村文化丰富发展。

(一)加大乡村文化阵地配套建设。一是配套完善一批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村级电子图书室、农耕陈列室、文化活动室、坝坝舞广场等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主战场;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通农村网络最后一公里,构建完善的数字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不断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建设,吸引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培养一支爱农村、懂农业、亲农民的人才队伍,试点探索驻村兼职机制,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健全农村基层文化干部干事创业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其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开展农村文化讲坛,探索实践书院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书院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时代发展之道,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活化利用好书院,以教学、讲座、沙龙等方式开展农村书院文化大讲堂,深耕书院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搭建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实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殷切期盼。

(二)推进乡村科技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加强乡村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支持乡村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健全乡村教师待遇等激励机制,确保教师留得住且安心教学;全面推行乡镇片区中小学集团办学和城乡教师互派支教机制,互派师资力量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综合素质。二是加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整合中高职业院校、涉农部门等优势资源,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彻底解决城乡教育均衡问题。河北省内丘县山区红色学校以盘活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科技教育手段,灵活利用智慧教育的数据平台,让优质资源聚集课堂,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特色工作示范案例,对推进我国乡村科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三)发挥乡贤乡村治理带动作用。一是依托乡村文化建设为纽带,引导乡贤发挥乡村自治主体作用,将自治转化为群众自觉行为,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收集群众需求和意见,确保乡村文化服务为民目标实现。二是激活乡贤在乡村德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治理中起到德治引领作用,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村形成良好风尚。三是激活乡贤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乡贤“润滑剂”和“稳压器”法治引领作用,协助及时化解农村民事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引导群众共建共享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成果。

(四)深入开展农村乡土文化活动。一是坚持以乡村为载体、群众为主体、活动为平台目标导向,以农民实际需求为问题导向,构建乡村主战场、群众主角色、活动主载体新格局,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乡村主战场作用,不断增强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活动载体和实践路径。二是根植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挖掘和丰富拓展乡村文艺宣传内容和活动形式,让群众在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享受,促使其逐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目标。三是采取传统模式与新媒介宣教结合、线上线下宣教结合等模式,充分发挥乡村流动宴席队、红白事乐队等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不断健全大众化固定式“套餐”与个性化点单式“拼盘”等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实现“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政府要求干”变为“群众主动干”。

(五)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发挥传统文化乡土属性社会功能,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贯穿乡村经济、政治、生态等建设始终,促使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二是受农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群体相对弱势等因素影响,导致广大农村存在重农轻商、重技轻文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因此科学处理好传承和发展问题,统筹兼顾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三是重视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断丰富完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表达形式,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进一步助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经济”与“生态”的兼顾:从物质到精神的乡村文化建设

内在原因: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座谈会议强调,既要在传承创新中保护好乡村文化遗产,又要在因地制宜中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兼顾。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不仅是对“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更是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署。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也要兼顾文化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和文化振兴与经济建设统筹推进,但受乡村振兴时代内涵未与时俱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振兴内容未及时迭代升级、乡村文化产业未创新拓展其实践载体和路径等因素制约,乡村文化自信重塑亟待与时俱进统筹推进“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从而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乡村文化建设目标。

对策及建议:发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产业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推动乡村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

(一)坚持以乡村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一是坚持保护传承乡村文化与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导向,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民间民俗等在历史、人文、科学等方面价值及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二是坚持传统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目标导向,实践推行“三变+”改革模式,采取塑造乡土特色文化品牌、创新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文化产品附加值、健全文化产业利益链接机制等措施,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三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既要让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二)推动乡村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经济”与“生态”兼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商贸、交通运输、传统手工制作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特色民居等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保护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良,提高其附加值,为传统手工艺产品找到新的发展出路。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做好景区规划和管理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和旅游景区,在传统村落、特色民居中设置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景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依托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梳理和规划,并将其转化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要注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

四、“共享”与“共建”的联结:从共享到共治的乡村文化治理

内在原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途中,统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道路势在必行,虽乡村文化贯穿乡村振兴始终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但受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强、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机制不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因素制约,乡村文化自信重塑亟待与时俱进统筹推进“共享”与“共建”有机联结,从而实现从共享到共治的乡村文化治理目标。

对策及建议: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发挥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实干兴农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和体系建设,活用村规民约并探索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等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制度;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健全城乡资源要素价值交换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共赢机制,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监督等机制。

(一)发挥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城乡党组织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把联合党组织、党小组建在产业园区、扶贫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产业等农村经济实体上,不断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文化建设主导作用,同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繁荣乡村文化大业浪潮中。二是坚持“兴农有我”初心使命,建立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实干兴农激励机制,试点实施“磨砺底色、淬炼红色、提升成色”“三色”党性提升工程,打造独具辨识度的党员教育品牌,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文化建设主体作用,同时带动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热潮中。三是培育“内生性”的乡村文化,挖掘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一方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人才回流农村。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培育工程,吸引更多“新乡贤”返乡创业、建立“返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方式,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传承非物质文化领军人物的培育,发挥其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独特作用。

(二)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不断健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和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二是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原则,不断扩大投资加大对城乡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投入力度,构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格局,不断健全城乡文化结对共建机制,推动资本、技术、数据等更多资源要素流入乡村,促进城乡文化配套设施系统化整体推进,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三是坚持乡村文化治理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健全村民参政议政基层民主建设、乡贤文化侵染、法治宣传教育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村规民约等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并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确保乡村文明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三)统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还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让乡村文化共享城市文化。从供给侧改革来看,一方面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双向流动,使城市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同时也要结合农村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农村自身的历史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供给侧改革来看,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乡村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需求侧改革来看,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政府要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和监督机制,推动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使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强化需求导向,挖掘和开发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利用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手段,大力发展“互联网+乡村文化”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搭建起城乡文化交流平台,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共享,让乡村文化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形成乡村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互联网文化思维,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乡村文化路径。(中共忠县县委党校    成惠明  王姗姗)

(责任编辑:朱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