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瞭望——中国时事政经新闻资讯门户网

新华瞭望

  • 宁夏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 江西南昌:生态优势推动生态富民 林下经济的"南
  • E路达增程版领衔亮相成都车展,17.1万元起正式开
  • 雷振荣到庐山市蛟塘中学视察工作
  • 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召开秋季开学工作
  • 江西修水县与平江县签订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协
  • 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会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河北省教育厅集体学习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吴琦:“双碳”要兼顾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时间:2022-01-28 13:24来源:本网讯 作者:吴 琦 点击:
吴琦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此次集体学习强调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并提出六项举措,其中,四

吴琦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此次集体学习强调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并提出六项举措,其中,四对关系包括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六大举措包括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总体来看,集体学习的内容延续了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即平衡好降碳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双碳”工作不能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能源资源禀赋实际,不能将“双碳”这一长期目标短期化;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能源替代不能影响能源安全,不能影响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四点需要关注。

  一是实现“双碳”目标要统筹减排降碳与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关系。2021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碳减排路径差异,优先选择对经济发展影响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又要从碳排放空间中为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预留容量,避免错失发展机遇。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有序地实现新能源的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平稳过渡。集体学习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

  二是推动能源革命,传统能源改造与新能源建设共同发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第一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第二批大基地项目正在申报,未来风光大基地的开发将会常态化,以煤电为调节性辅助电源、以特高压为输电通道,将风光大基地的电力输送至负荷中心进行消纳。在实现“双碳”目标要求下,风电、光伏建设将持续提速。集体学习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可见,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风光硅氢等新能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将是中国能源革命的两个重点方向。而新能源开发利用将更加市场化、集约化,“多场景、分布式”成为主要模式。比如通过鼓励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开展光伏应用项目建设,鼓励城乡居民屋面智能光伏系统推进、新建建筑太阳能屋顶建设,鼓励交通领域光伏电站及充电桩的建设等,来创造多场景融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应用模式。

  三是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撑。实现“双碳”目标是对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的全面重塑,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以及市场活力,这也对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应用场景的开拓应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集体学习提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以能源行业为例,能源产业的一体化程度正随着数字技术的渗透而逐渐加深,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之间的联动性、系统性及其对各个环节涉及的相关主体的协调性与紧密配合性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加强数字化在各个环节的升级改造,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能源数字化转型,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为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双碳”政策体系加快完善,电碳市场化将带来广阔的业务空间。此前中国对碳市场的定位主要为“从属性市场工具”,碳的市场化、金融化程度较为不足,绿色低碳企业融资难题持续难解。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相继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绿色金融发展和气候投融资试点进程加快。此外,随着电碳市场联系的建立和逐渐完善,中国能源市场、碳市场的市场化和金融化程度将逐渐提高,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将给金融机构、电力企业、检测企业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等带来巨大的业务前景和市场空间。集体学习提出,“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随着“双碳”各项配套政策的完善,电碳联动和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责任编辑:朱林)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