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如果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县域就是城乡二元割裂发展的分割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绍飞
2月下旬,香河产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又迎来了一批新伙伴。 包括北京汇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集中签约,正式入驻园区。 香河产业新城由国内领先的产业运营商华夏幸福基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并运营,一期投资超过10亿元,每年预期可实现产值18亿元以上。 在此之前,这个距离北京仅40公里的小城最为外界熟悉的名片是肉饼和家具。如今,以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香河开始向高科技产业领域进军。 从2014年7月开始至今,华夏幸福已为香河机器人产业园引入了25家国内外领先企业,一个涵盖了核心零配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商在内的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已初步构建完毕。 香河的变迁是中国县域经济转型的注脚,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下,一度成为GDP增长重要支撑的县域经济迎来困难的时刻,长期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风光不再,迫切需要寻找和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李建伟为《瞭望》新闻周刊具体分析,当前县域经济的主要难题是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开发合作不足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分析,下一步县域经济要根据地区原有的产业基础,找优势产业进行培育开发,或者依据区位条件,把一些适宜的优秀企业引进来。还有就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深加工。 受访专家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在未来,县域经济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将更加多元和深刻。“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如果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县域就是城乡二元割裂发展的分割线。”李建伟表示。 同质化过剩加剧县域经济风险 在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机制中,县域经济长期扮演着一种承上启下的角色。 它以县城为核心、农村为腹地,连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是城乡人口、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间枢纽。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占据了近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超过全国国土面积的九成,人口则超过8.5亿,接近全国总人口的7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县域经济一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占据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以昆山、义乌为代表的一大批沿海县市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从最早“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原始模式,到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县域经济成为支撑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日益严峻,竞争力薄弱的县域经济逐渐陷入困局,产业同质化、结构单一、技术力量不足等短板逐渐暴露。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的迈进,2014年中国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下滑,400强样本县(市)实际经济增长率为6.2%,相比2013年7.3%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回落了1.1个百分点。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完成的报告遴选了全国400强样本县(市),通过对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等数据的分析,对县域经济进行了集中透视。结果显示,2014年,400强样本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由上年的26.1%降低到25.8%。 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引擎,产业园兴衰是县域经济的风向标,很多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开发区,曾经是机器轰鸣、流水线作业繁忙,现在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背后的核心重要因素在于县域产业发展同质化和产能过剩。李建伟分析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部分县域产业体系雷同,而且很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一些县域经济主要依靠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工业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支撑,目前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他说。 亟待摆脱传统财政金融支撑模式 在此形势下,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县域经济转型更为紧迫。 在陈耀看来,县域发展最难的是产业培育。“产业培育困难,招商引资肯定也困难,本身县域层面经济实力不够,财力不足。”他说。 受访专家分析,未来,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将会加速推进,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仍不完善。 一方面,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县域财权与事权尚不能完全匹配,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导致区县级财力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域财政很多成了“吃饭”财政,没有多少财力安排公共事业和建设支出。 另一方面,受访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由于金融机构自身追求利润的特点,金融机构信贷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特征明显,县域中小企业,特别是风险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长的涉农项目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长期稳定的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对本刊记者指出,作为我国最基础的经济形态,发展县域经济实质是区域经济规划的进一步细化。未来,县域经济所承载的内容将更加深刻。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地方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另一方面,县域还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农业产业化功能,承担民生与消费经济作物的产出。 在此背景下,必须重新塑造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县域经济不能再过度依靠传统财政金融模式,而应利用我国的民间资本存量优势,建立社会资本稳定投入机制,突出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挖掘社会资本潜力 长期以来,很多县域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单纯依赖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依赖各种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定程度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区域间竞争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 受访专家认为,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市场失灵,不缺位、不错位,同等对待市场经济各种参与主体,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李建伟举例说,可以利用PPP模式把县域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与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本结合到一起。 以上述香河机器人产业园为例,作为产业平台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华夏幸福在香河机器人产业园建立了深层次、全方位的产业服务体系,包括高级定制服务、业务流程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服务、选址服务、基础配套服务等工作,以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这一机器人产业集群中,签约入驻的机器人企业,形成了包括从机器人核心零配件到机器人本体、再到系统集成商在内的上、中、下游产业链,让入园企业在高端加工设备、供应商资源等方面实现协作共享,实现1+1>2的良性循环。 譬如,专业从事谐波传动及特种传动技术的研发销售专业化公司——宏远皓轩,就可以与同在香河机器人产业园的生产建筑安装机器人的天津筑高机器人、生产全自动包装机器人的合益包装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去年专门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确定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同时,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旨在依靠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发布《关于对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包括河北省固安县与华夏幸福积极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福建省PPP试点等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通报表扬,供各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学习借鉴。 以固安PPP模式为例,在打造产业新城的过程中,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深度合作。华夏幸福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通过资本、服务等手段,对企业、行业、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目前,华夏幸福已积累了近20万条企业信息,为各地产业新城累计引进签约企业超700家,并与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近30家科研院所和机构建立了创新联盟,还联合太库科技,在美国硅谷、韩国首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创业圣地设立孵化器,构建全球创新孵化网络。 陈耀评价,通过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公共设施、供应设施建设领域,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的这种形式,既解决了政府财力短缺的问题,又使民营资本扩大了进入领域。 (责任编辑:朱林) |